我有記憶.所以我在

2015072217:11




前言 by Laura

生存於現世的時間軸上, 除了每日為了生存而作出的努力, 攸關於過去. 現在和未來的連結關係, 相信也有不少人認真思考過和學會作出更適切的改變 。能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中習得面對現今的時局和應變的能力, 對未來更深具信心和深切的期許。最近不論是國際局勢上有關希臘的債務問題鬧的全球沸沸揚揚的或是國內重大塵爆意外與北捷再次發生殺人事件等等, 這些種種的事件無疑為已經壓力重重的台灣人再放上更沉重的失落感和擔憂未來的重擔加重。面對國際情勢想想台灣可能發生的窘境, 面對同胞手足的受創深感傷痛。未來不論台灣面對何種困境, 身為國人的我們本著努力的精神和能思考關愛同胞的精神, 相信台灣的未來不會太灰暗迷濛。有感於最近看的一篇演講文有著令人深刻的記憶, 在這與大家分享。也許能生存於現今這個時代也是很有福氣的, 因為前人的受苦犧牲。生活在台灣, 遠離戰爭的恐懼和族群的對立也何等幸福, 讓人為生存在戰爭邊緣地帶和種族歧視的國度的人民感到傷悲。若有機會, 能多傾聽身邊的人的聲音或故事, 讓這個社會多些關懷, 不那麼冷漠。或許有些令人遺憾的事能減少發生, 也能讓人從中放掉一些自以為是的自私。多加些人文人道的精神, 面對未來, 每個人在某些程度上都是生命共同體, 即使思索選擇不盡相同, 但關愛了他人就減少了磨差也拾起了同胞之情。 傾聽與關懷的開啟就等於是開啟了更多的希望, 在個人. 在家庭. 在學校. 在社會上各個角落。

文章開始

著名作家龍應台站在抗戰勝利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歷史節點上,以「我有記憶,所以我在」為名演講,期望年輕人溫柔傾聽歷史,期望香港、台灣、大陸,都傾聽大海對岸的人,傾聽隱藏的歷史記憶,盡一切努力讓戰爭永遠不再發生。

我的父親母親

2001年中國大陸的樣板戲「紅燈記」首度在台北演出,我帶了父母去觀賞。「紅燈記」的主題是共產黨游擊隊如何勇敢地愛國抗日。父親和母親分坐我的兩旁。那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紅色」宣傳作品「明目張膽」地在台北上演。

我以爲曾經在南京保衛戰中從雨花台一路奮戰到挹江門一身是血差點犧牲的父親看戲會勃然大怒,當場飆罵「抗戰哪是你打的!」我以為母親可能會為戲裡的生離死別流淚,一九四九年的被迫離鄉是她一輩子難以言說的痛。

結果讓我萬分意外。八十歲的老父親拿著手帕整晚都在擦眼淚,簡直就是老淚縱橫,母親則鐵青著臉,僵直坐著,一句話不說。

事後追問才知道,對於父親,他只記得日本侵略者的可惡可恨和愛國的崇高神聖,沒真去想抗戰是誰的功勞苦勞。對於母親,也很簡單:「你共產黨殺了我哥哥,不要到我面前耀武揚威。」這是她的記憶痛點。

記憶,是一組埋藏得很深的基因密碼。帶著不同的基因密碼,我們可以想像,這兩個人,在民主制度的運作裡,很可能投票行為大不相同。如果在台灣要舉辦類似香港的政改方案公投、類似希臘的紓困方案公投或者台灣自己的兩岸關係公投,歷史課本要怎麼寫等等提案,他們的抉擇可能都不一樣。

李小龍

2005年11月27日,香港人興高采烈地爲「香港之子」李小龍的雕像揭幕。觀光客、影星和影迷擠在星光大道上慶祝。電視談話節目討論爲什麼香港電影沒落了。這是重大娛樂新聞。

非常巧的是就在前一天,2005年11月26日,另外一個李小龍雕像也揭幕了,在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國的莫斯塔城。

莫斯塔是個古城,居民主要分三個族羣:穆斯林的波士尼亞人,正教的塞維爾人,和天主教的克羅艾西亞人。一座1566年建的古橋是聯合國指定的文化遺產,串聯起族羣之間的交流。在1992-1995的波士尼亞戰爭中,鄰居反目,村民互砍,一個村的八千人被秘密槍決,種族大屠殺造成萬人塚。戰爭結束時,大概有二十萬人死亡,幾百萬人流離失所。莫士塔的古橋被炸斷,但真正被炸斷的,是記憶。

不是沒有了記憶,而是,從此以後,以往尋常日子裡在市場和學校點頭微笑、擦身而過的和平記憶中斷了,被恐怖的、血淋淋的仇恨記憶所取代。雖然停戰了,可是往後每天仍然要擦身而過的日子怎麼過下去?

莫斯塔的一羣年輕人於是苦苦思索,究竟這三個心中充滿傷害記憶的族羣,有沒有一個共同的甜美記憶?

他們找到的是李小龍。七十年代,他的電影風靡整個南歐,不管是穆斯林還是東正教還是天主教,李小龍代表了一個大家嚮往的價值:對弱者的慈悲,對強權的反抗,對正義的勇敢捍衛。他們把李小龍的雕像放在莫斯塔中間的一個公園,公園分隔不同族羣的人。也許李小龍可以喚醒人們心底最純潔、最美好的共同記憶,讓人們可以重新帶着微笑走進市場,走過學校,走進公園。

這個雕像,不到二十四小時就被搗毀。

記憶,是功課

記憶,是情感的水庫。它可以把最惡劣的荒地灌溉成萬畝良田,也可以沖破道德的水壩毀山滅地,把良田變成萬人塚。在佛教裡,「功課」指的是必須靜思課誦的一種努力,我認為記憶是一門非常、非常困難的功課,需要深刻的思索,智慧的抉擇,需要我們竭盡努力地去面對,去處理。

2015年是越戰結束四十週年。1975年4月30日,北越的坦克車堂堂開進了西貢的總統府。一場戰爭造成幾百萬人死亡,幾百萬人流亡,四十年後,勝利者以盛大的閱兵和武器展示來慶祝這個日子,像一枚又重又大的的官印威風凜凜地打印在記憶的出生證明祇上。對勝利者固然是一種自我肯定自我表揚,可是對那三百萬被迫永別鄉土,記憶中永遠是殺戮和強暴的人而言,這個割得很深的傷口,沒有療癒的機會。而那已經慘死的、終生流亡的,和那勝利閱兵的人,其實彼此是「同胞」。

對記憶這門功課也有人選擇了不同的解題方法。今年是二戰結束七十週年。對歐美戰勝國這個日子容易,到戰士紀念碑前獻花致敬,帶小學生到古戰場巡禮... 但是戰敗國呢?或者說,始作俑的侵略國怎麼面對呢?對於德國,1945年5月8日究竟是「戰敗日」還是「解放日」?蘇聯的坦克車轟轟駛進柏林的那一刻,究竟柏林是淪陷了,還是解放了?

說是「戰敗淪陷」,你是否就把自己和希特勒等同陣線了,但是你也許根本就不認同納粹或說很多人自己就是納粹的受害者。說是「勝利解放」,又怎麼解釋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妻子女兒姊妹被勝利者拖出去強暴、平民被嘻笑的士兵射殺,百萬同胞的死亡、流離,整個城市的轟炸毀滅,以及其後的飢寒交迫和羞辱?

德國人在戰後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失語」,太難堪的記憶不忍、不敢拿到陽光下去看。但是「功課」逐步地作──1970年總理布蘭特在華沙的犧牲者紀念碑前下跪,1985年終戰四十週年時,魏茲則格以德國總統的身份公開說,1945是德國的「解放」。

在2005年的普查中,35%的德國人認為1945是德國的「戰敗」,十年後的今天,只有9%有這樣的觀點,絕大多數人認為是「解放」。在做了七十年的功課之後,對於這痛苦記憶的處理方式是,德國總理梅克爾飛到莫斯科去蘇聯戰士的墓前獻花。

金瓜石

面對記憶,台灣也是左右為難的。因為,誰是「台灣人」?對於戰爭,台灣人主要由兩股記憶繩索組成,一股是在日本統治下被送到東南亞的叢林戰場中協助日軍作戰的艱辛經驗,一股是在日軍侵略的砲火下家破人亡、出生入死的浩劫感受,這兩股激烈抵觸的繩索要緊緊纏在一起變成一根不會斷裂的粗繩,你說容易嗎?

我想起兩年前的一次視察行程。我到礦區金瓜石去看文史遺跡和社區發展。金瓜石小山村裡最顯著的地標,就是「國際戰俘紀念碑」,一個原錐形的碑,建在村內,紀念四千多名來自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的戰俘。一面黑色的石牆,刻著四千多個名字。這裡已經成了金瓜石的觀光景點。

一路陪著我的兩位村民耆老,在解說礦坑的歷史時滔滔不絕、興致高昂,到了這裡卻突然有一種不尋常的安靜,一種欲言又止。我察覺了追問,老人家有點靦腆,問,「真的可以說嗎?」

我說當然。

他們試圖告訴我1942年金瓜石發生的事情。老人家的敘述絮絮叨叨,忽前忽後,但是,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當這些盟軍戰俘被關在俘虜營裡時,金瓜石的村民是日本國民,俘虜營的監視員也往往用的是台灣兵。政府大張旗鼓地紀念這些盟軍士兵,把一個宏大的紀念碑放在村子中間──說穿了,它難道不是一個每天指著你的「提醒」?這或許是應該承受的,但是被日本軍國主義蹂躪了的,也不只是這些外國人。金瓜石有自己的悲傷記憶。1942年日人鎮壓礦區,逮捕仕紳菁英百多人,或監禁或酷刑,多人死亡,那麼我們的碑在哪裡呢?

有時候,辯論歷史曲折遠不如慈悲來得重要。我看見了老人心裡隱藏的創傷。文化部馬上聯繫了地方的文史團體,撥款請他們研究1942金瓜石事件,並且結合地方,由鄉民自發地去進行建碑的事。這個「岩誌」,在2014年建立:「於一九三O年代,日本統治的末期,由於爆發二戰,為恐臺人乘機謀叛,日人發起『莫須有』之鎮壓,遂於一九四二年捏造『金瓜石事件』,分批逮捕金瓜石士紳、耆老、菁英百餘人或威脅或監禁,嚴刑酷訊...」
我們真的認識自己的「同胞」嗎?

我不知道「愛國」是什麼意思,因為「國」是抽象的,不抽象、可以愛的,只有一個一個具體的個人,而這些個人,就生活在我們身邊,我們一起上學、一起求職、一起投票、一起長大,看電影時在同一個點笑出聲,在同一片泥土上生、老、病而後多半死於斯土。我們為醫療保險制度和所得稅率辯論,我們為學校的教學制度和媒體的尺度問題爭吵,我們為行政和立法權的分際、為司法的公正與否斤斤計較,我們為哪個政黨該執政機關算盡、搏鬥到底,但是我們知道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在同一條船上」意味著波濤洶湧上只會有同一個命運--當希臘這條船觸礁時,哪一個希臘人可以倖免?在同一條船上命運同體,這叫「同胞」。

可是,我們其實對自己的同胞很不認識,因為我們有太多的自以為是,太多的理所當然,我們很少真正地傾聽。那些存在的敘述界定了我們的想像區,使得我們習慣地而且往往極為固執地認為我們知道,其實我們不知道。很多人的記憶,因為不堪回首,因為難以啟齒,因為一言難盡,鎖進了封死的抽屜,所謂國史,通常就是有權力的人、敢大聲的人的敘述。

如果我們讓每一個同胞都打開記憶呢?如果我們讓每一個個人都站出來說故事呢?國史,會不會很不一樣?我們很多原來得理不饒人的正義凜然,會不會多了一點謙卑,柔軟一些?

2013年文化部推出「台灣故事島」,上山下海地毯式地蒐錄庶民口述記憶,是一個「記憶解放運動」,鼓勵所有的子女牽著父母、祖父母的手,去錄下一段自己的生命記憶。很多中年子女,坐在錄影機旁聆聽時目瞪口呆--相處一生,第一次聽見從來不曾聽過的事情。

如果談戰爭,浙江來的任世璜會告訴你他初二時怎麼被老師騙上大船玩,上了船,船竟然開往台灣,他的一輩子就變成了兵。原住民胡秀蘭最記得的是小學同學被盟軍飛機炸死,死時高喊「萬歲」。宋建和會用客家話細細描述身為日軍的野戰倉庫管理員,他所目睹的「投降的那一天」台灣人的心情 。黃廣海用濃厚的廣東國語為你不慍不火地說,他如何在坐了二十多年的政治監獄之後立志環遊世界。

開啟大傾聽的時代

二十世紀是一個倉皇的世紀,戰爭、貧窮、流離失所是那個世紀的最深刻的胎記。我們在戰爭中消滅同胞凌虐同胞,在貧窮中推擠同胞踐踏同胞,在流離失所中踩掉了別人的鞋子也來不及舔自己的傷口--我們自己還痛著,哪裏有心情去多看身邊的人一眼。

但是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離開戰爭的結束也七十年了,新一代人在前人血汗交織所種下的樹蔭中長大,現在是溫柔傾聽的時刻了。我們所欠的生命,賠不了。我們所欠的青春,回不來。可是,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他的尊嚴,我們欠他一個真誠的傾聽吧?二十一世紀的香港、台灣、中國大陸,應該開啟一個大傾聽的時代,傾聽自己身邊的人,傾聽大海對岸的人,傾聽我們不喜歡不贊成的人,傾聽前面一個時代殘酷煙滅的記憶。傾聽,是建立新的文明價值的第一個起點。

是的,記憶是一門非常、非常困難的功課,需要深刻的思索、智慧的抉擇,需要我們竭盡努力地去面對,去處理。                                 龍應台2015年7月18日於香港書展的演講





 


  •    (悄悄話) 5F
  • <悄悄話留言,不公開>
  •   asd9595 於 2015-07-25 23:38 4F
  • 晚安:
    記憶真是一門非常深的功課,看了這麼多人的回憶,很明顯的 記憶 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決定,
    或許有很多人,一直無法從記憶中走出來,甚至硬要把他的記憶 傳承下去,
    但 時間 傾聽 與 諒解,總是會慢慢發酵的,就像台灣以前 外省人 本省人 分的很清楚,但感覺現在年輕人這樣的觀念,真的很淡薄了,外省人 本省人 都是台灣人。
    感恩您分享 值得深思 的文章,希望未來每個人的記憶--都是美好的。
    南無阿彌陀佛.. 
  • 版主於 2015-07-27 12:01 回覆
    其實你舉的例子也很有意思, 這個族群的藩籬是不應一直存在
    在記憶中記取教訓和獲得進步的力量是好的
    若反之, 當然只會變成前進的絆腳石是不好的
    針對當前的社會, 只希望更多人能當思美好的價值
    有時不在外在生活的種種而是一種更深刻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而連結的重點在於傾聽對方給予理解諒解使社會更和諧和安定
     
  •   ㄚㄚ 於 2015-07-23 01:20 3F
  • 剪一季嫣然,不問花開花落;拂一縷輕柔,不懼風飄雨過。淺笑凝眸,靜觀四季輪迴;折疊心語,輕吟歲月靜好。問候妹妹,遙祝夏日快樂!
     
  • 版主於 2015-07-27 12:01 回覆
    總是在你的遙寄祝福的話語裡感受美好, 你的簡單淡然的人生態度裡擁有很深的智慧, 我非常喜歡你的文字, 你的文字有著你個人的文字溫度深度之外, 還有我熟悉的似席慕蓉的對人生的哲學的深邃表達.
     
  •   ㄚㄚ 於 2015-07-23 01:01 2F
  • 晚安妹妹:
    是的,記憶是一門非常、非常困難的功課,需要深刻的思索、智慧的抉擇,需要我們竭盡努力地去面對,去處理.

    以史為鑑,忘記歷史容易重蹈覆轍,安逸了幾十年,如果忘掉痛苦悲慘的年代,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那麼新的痛苦也許就在無知者的肆無忌憚中越走越近.

    深刻,細膩.傾聽,正是現代人最缺乏的品質.

    龍女士講的非常好,記憶的鏈條就是歷史,為人之道不能忘記祖先,不能忘記民族興衰的歷史,民之有責,領導者有責,國家有責。

    感謝素卿妹妹的分享; 7月18日,前“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女士在香港書展上發表以“我有記憶,所以我在”為題的公開演講,這也是她宣布“回到文人安靜的課桌”後首次以演講的形式回到讀者身邊,她呼籲中國的年輕人開啟大傾聽的時代,“傾聽大海對岸的人,傾聽隱藏的歷史記憶,盡一切努力讓戰爭永遠不再發生.”





     
  • 版主於 2015-07-27 12:01 回覆
    有時要有耐心和願意花時間去傾聽一段歷史或一個故事
    在現代社會裡也似乎不易過渡注重外在物質生活和自私
    的確將更多深沈的思考給忽略也缺失了人性的美好價值
    最近李登輝前總統感傷社會上很多人不注重老年人想法
    感覺他們是孤單不被重視的這樣的反應也令人無限感傷
    時光帶著每個人由年少走過青春到中年到老年都是公平
    未來希望別人怎麽對我們現在就應如何對待他人是互相
    傾聽和記憶的傳承深刻的歷史走過戰亂的年代該是安定
    安定的基石有賴每個人的願意承擔責任也站在利他角度

    謝謝姐姐很真誠的閱文分享見解感言~願妳日日美好
  •   Ermachang 於 2015-07-22 23:38 1F
  • 感謝卿語妹妹的前言及文章分享
    引述文中龍應台想要傳達的:
    "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他的尊嚴,
    我們欠他一個真誠的傾聽吧? "
    若可以將人性中的"貪瞋癡"移除
    應該就不會如此"同胞互殘"了吧?
    也不會有這麼多的社會亂象了~
  • 版主於 2015-07-24 10:53 回覆
    一個人的思想是結合多面的認知而來
    對於過往的歷史有著深刻的體悟和珍惜擁有現在能是個柔軟謙卑的人
    許多時候社會充滿暴戾之氣和大放闕辭的人也許都忘了自己該有尊嚴的
    尊嚴不是比別人大聲或比社會地位財富等等外在之物
    是一種出自內心的感同對方的同理心和來自記憶裡追求的和平
    出於都是生活在同一塊土地的同胞更是該有尊重他人對方的寬容
    忍讓有時不是代表輸, 而是有更多的尊重在裡面